《人際回應力學員分享》透過學習不在因為話少,而被誤會~貿易商 業務 小白

課後心得:

透過學習不在因為話少,而被誤會

原本與人互動時,常擔心自己說的話正不正確?給人什麼感受?會不會說錯話,而被討厭⋯⋯等,導致與人溝通時,很少表達自己的意見,要求自己一開口,就要是聽起來很厲害、正確的話,因而難以與人更深入的交流。

 

經過五周的課程,讓我很有收穫的是:

1. 沒有任何話不能說,話本身沒有對跟錯,真正重要的是他人感受到的意圖。

像是我習慣把話說得短、精簡,對於別人的提問常常就是一句話帶過,所以相對容易讓別人認為不太想跟他聊,甚至誤會我的意思。

面對他人的誤會,有時我會生悶氣,或是認為對方這麼想,就這麼想吧!卻沒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,原來跟我的回應方式有關係。後來我開始在每一次交談時,問問自己,有沒有把想說話完整描述出來?讓對方理解自己的認知、將脈絡補上,最後讓談話變得安心有確認感。

 

2. 面對不同人、不同狀態、不同場合,該說的話、做出的身體行為都不一樣。

上完課才意識到原來與人相處並沒有一定的公式,可以藉由觀察對方的情緒狀態,再做出適當的對應。

朋友講開心的事時,將專注力放在對方的身上,而不是隨便把話題拉走。

現在的我,比以前更能讓對方把好情緒延長與加深,並在身體姿態上,也讓對方覺得是重視他的。

 

3. 面對他人做的事情與行為,容易有自己的投射,但實際的情況不一定是自己預想的那樣,甚至還有可能與想像完全相反。如果只用自己的預想看待他人,沒有釐清真實狀況,我無法更深入的了解他。

 

以前會覺得有些人討厭自己,後來用課堂上教的不帶預設的問題,去了解對方真實的狀態與想法後,讓我在對應上輕鬆許多。如果對方真的有誤解,也進一步了解原因做澄清,但如果真的相處不來,又何必去勉強自己與對方呢?

 

上完課後,覺得自己在與人相處的視野上變得遼闊,也能更加審視自己的行為、表情、語言的表達方式,雖然有些狀況(像:說話常打安全牌、話不多等等)仍存在,但至少有意識後,能一點一滴的慢慢進步,所帶來的正向循環,對我來說,非常值得。

 

 

社群分享
加入最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