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─學員分享》接受父親的愛,從“看”懂開始~公家機關 文書處理人員 LADOMI

溝通的困難之處,在於我們原先預設的立場,為了不受侵犯設下防衛,為了捍衛自己的立場因而與他人產生衝突。

    上了課之後才發現,溝通不是說服他人的技巧,而是打從心底的願意傾聽,是心念上的轉換,進而才有機會創造共識。我們學習溝通技巧想要速成,但沒有脈絡的理解,那只是一句未經消化的華麗台詞。

    課程讓我看見事件的脈絡,了解個人化的行為基準線,學習辦識行為、發現談話內容的不合理性,並知道自己的習慣行為給他人的觀感。老師強調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,無關對錯,不要為此而貼上標籤。也不是為達到共識刻意營造友善環境,我覺得那一種放下自己的執著雜念、玫瑰色眼鏡,放空的只專注當下這個人,因為想要讓彼此更好,所以願意傾聽。

     透過課後作業,更能覺察環境與自身的關聯(全觀),我也發現自己一直以來,總是習慣把話說完,並沒有認真看著眼前的人,聽聽他的語調,看看他的表情與行為。

    一直以來,我很少和父親溝通,因為我害怕他的情緒反應,我發現自己原先看見的憤怒,其實只是情緒的表面,但父親的行為當下的行為卻是用手指在桌上畫圈圈,那是焦慮而且不知所措的,讓我對父親有著不同的理解,也許父親也還在學習如何和我相處,這讓我很觸動,原來當我覺得難過不被理解時,對方也許也是相同的感受。

     現在好像比較不害怕父親的情緒,好像可以平靜的聽他說。看懂他的在乎,調整自己,因為我想讓關係更加和諧。慢慢的,和父親的對話次數變多了。

 

社群分享
加入最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