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行為好好玩#20】你沒「這個意思」,別人卻有「那種感覺」

539188_752405518106708_789508831_n

(照片來源:PTT八卦版)

很多人問我,行為跟肢體的展現真的有那麼重要嗎?很多動作只是習慣,有那麼嚴重嗎? 好吧!今天我就不談「行為、肢體或是任何的動作」,我談一個今天早上看到的新聞。

圖片是某個縣政府,為了提升整體服務品質,所設置的縣民電子回饋系統,任何人洽公後,都可以按下上面的按鈕,以表達自己接受服務的感受。 你發現了嗎?這個機器上加了一個蓋子,然後把「非常滿意」和「滿意」按鈕的地方挖空,你直覺會怎麼想? 是不是除了這兩個選項外,不能有別的感受?

記者後來查證,原來這個設備經常有小朋友誤觸,而且這個蓋子是可以打開的,每個人都可以打開之後按下自己的選擇,為了避免困擾,所以有這樣的「設計」。

聽到這樣的說法,你有什麼感覺? 你有「原來如此」的恍然大悟?還是「不以為然」的反應? 先不談大家對公務機關的感受,公允一點說,我們可以在理性上接受縣政府可能沒有「這個意思」,但民眾會不會有「那種感覺」呢?

你能說是民眾不體諒?責怪大家誤會縣政府的「用心良苦」嗎?

回到你我身上,你的行為、肢體或動作,一切的自我呈現,如果引起了別人不舒服的感覺,或是誤會你的想法動機,你覺得應該要檢討自己?還是說別人想太多? 你可能沒有「這個意思」,但不能阻止別人有「那種感覺」啊!

 

行為溝通專家/裘凱宇

社群分享
加入最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