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行為好好玩#117】你學的、跟我教的,都不能「只」是溝通而已

我熱愛個案教練的工作。

在個案教練裡,我可以極致細膩的了解每個人、每件事的脈絡與背景,在整體且全面的理解之下,跟個案一起發現最符合個案福祉的策略。

這個策略不止聚焦在當事人身上,還會擴大到跟當事人所有相關的人事物與時空背景。

 

只是這個過程對很多人來說,可能不是最舒服愉快的體驗,特別發生在新個案身上。

 

「你能不能給我一個答案?」

「我這樣說對不對?」

「我要怎樣可以變得很厲害?很會講?」

這些,都是個案們經常問我的問題。

他們總期盼可以很快的得到答案,或是一些很厲害的招數。

然而,我卻花很多很多時間,在了解個案的脈絡與背景。

 

為什麼要這樣?

講個三國時期的故事吧~

 

當年曹操的兩個兒子,曹丕和曹植,各有各自的擁護者,曹操也在兩者之間猶疑不定,對於要選誰當太子傷透腦筋。

曹操個人是喜歡曹植的,因為曹植才氣縱橫,頗有乃父之風。

然而,你我都知道後來上位的是曹丕,曹操最後的抉擇點,顯然捨棄了才華,而是以政治能力為考量。

 

曹操死後,曹丕即位,後來曹丕把曹植逼死,這是後話。

只是有個人,在曹操在世時就被幹掉,其人絕頂聰明,對愛才如命的曹操來說,他容得下桀驁不遜的禰衡,卻宰了這傢伙,到底怎麼回事?

這個人是楊修。

 

多數人認為楊修「太聰明」,屢屢識破曹操的想法,導致猜忌成性的曹操痛下殺手。

舉幾個有名的例子。

 

曹操剛當上丞相,在興建相府,到工地視察,看了一圈,請人在門上寫一個「活」字,就離開了。

大夥兒摸不著頭緒,直到楊修看到那個「活」字,就叫人把大門拆了,改小一點,楊修說:「門中有活,就是『闊』,丞相嫌門太闊,改窄一點。」

 

再說一個,曹操很怕人在睡夢中暗殺他,常跟左右說:「我睡覺時別靠近我,我作夢時會殺人,殺了人我自己卻不知道。」

有個侍從在曹操睡午覺時,想幫他蓋被子,結果曹操突然起身,一刀就把侍從砍了,繼續睡覺。

醒來後,表現一副很驚訝的樣子。

所有人都引以為戒,只有楊修淡淡的對死掉的侍從說:「丞相不是在夢中,是你在夢中啊!」

 

如果曹操要殺楊修,有太多機會、太多理由可以下手,如果是因為猜忌,那麼更應該愈早下手愈好。

 

楊修怎麼死的?

當時猛將夏侯淵戰死漢中,逼得曹操親征蜀軍,在漢中僵持不下、進退不得。

部將入帳,詢問曹操夜間口令,此時他看了湯碗裡有雞肋,若有所思,隨口說:「雞肋!雞肋!」

楊修知道「雞肋」為口令,就叫身旁的士兵,收拾打包、準備回家,楊修說:「雞肋~食之無味、棄之可惜,如同漢中,進無法得勝、退引人嘲笑,魏王遲早要退兵。」

曹操知道後,大怒之下,以擾亂軍心為由,喝令刀斧手把楊修斬了。

 

許多人知道楊修是這樣死的,卻不一定知道為何是這個時機被殺。

 

其實,這時的曹操已經決定要立曹丕為接班人了。

然而曹丕接班,最大的不確定因素,就是才氣縱橫的曹植。

曹操身為父親,總不能把兒子宰了吧?

為了確保接班後的政權穩定,把曹植身後的智囊幕僚除去,顯然為首要之務。

曹植的頭號智囊,就是楊修。

 

說穿了,雞肋事件,跟夢中殺人一樣,都是曹操借題發揮而已。

 

很多人對事物的理解,只停留在表面,想得到一個「答案」後,就可以不用再思考。

這就是為什麼你可能花了很多心思找答案,問題仍舊無解的原因。

 

聰明如楊修,難道領略不到曹操已屬意曹丕、而不是主子曹植嗎?

在這樣的時空下,楊修顯露的才智,正是他被殺的原因。

如果不是政局穩定的考量,曹操過去沒有因為楊修的才智起了殺意,未來也不會啊!

甚至,楊修會因其才華,獲得更多的重用。

 

時機錯誤的鋒芒畢露,導致無可挽回的結果。

 

回到你身上,你還期待很快得到答案?或是很厲害的招數嗎?

相信我,任何老師宣稱能給你這樣的東西,不是在害你、就是在騙你!

 

下一次,當我花很多時間跟你釐清脈絡跟背景時,請記得。

你學的、跟我教的,都不能「只」是溝通而已。

 

文/溝通心理學家 裘凱宇

社群分享
加入最愛